3月1日,深哈产业园科创总部项目、哈尔滨宝能国际经贸科技城项目率先拉开大项目开复工序幕,此后,松花江北岸不断有大项目破土动工。至3月18日,哈尔滨市重大项目春季集中开工仪式召开时,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共有61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比去年4月1日集中开复工整整提前了14天、增加了39个亿元项目。
加速 功夫下在开工前
早部署、早动员、早审批、早准备,在哈尔滨新区推动大项目建设过程中,这四个“早字诀”念得最熟、执行得最好。
“2月9日,在大家为春节忙碌之时,哈尔滨新区相关领导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就来到中俄产业园项目现场办公,针对项目开工前急需解决的联合招商、产业政策、道路完善、沿河景观建设等七个问题划定责任单位,明确时间线。”哈尔滨万科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蕾告诉记者,2月18日,初七,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在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服务人员的帮办代办下,中俄产业园顺利完成了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的录入,并于当天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一连串给力服务,为中俄产业园项目开春即开工奠定了基础。
功夫下在大项目开复工前,这样的理念正融入在新区人的血脉里、实践在新区人的行动中。
1月25日至春节前,新区招商委员会连续召开三次专题会议,提前部署春季开复工工作,就项目存在的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途径和办法;新区行政审批部门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于1月份正式启动“暖冬服务、集中会战”活动,成立专业团队,全程服务,设立重点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班和首席服务员,为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代办、帮办,充分利用“冬歇期”加紧项目审批;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由新区主要领导主持的会议就是研究大项目开复工……
加速 问题解决在萌芽中
万鑫石墨谷新材料高端成套自动化生产设备建设项目是今年春季开复工的61个项目之一。万鑫石墨谷在新区落地5年来,每年都不断投入建设新项目,仅去年,就同时推进着包括石墨(烯)新材料研究院、装备制造生产线、碳纳米管生产线、防腐涂料生产线和防火涂料生产线在内的5个省市重点项目。
“在建设过程中,新区派专人包保,一旦遇到问题立即解决。”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振辉告诉记者,企业刚落户时就具备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但没有生产场地,而市场不等人。了解到万鑫石墨谷的这一需求,新区将一栋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楼房,免费提供给万鑫石墨谷使用,让企业得以边建设边生产。同时,为解决企业用电需求,新区投入1000多万元,协调电业部门,专门为企业建设变压站。为能让企业尽快生产,虽已是冬季,施工成本要高出30%,新区仍坚持推进变压站建设,这一真心为企的做法,让方振辉很感动。
“利用这栋建筑,我们用了88天就建成了千吨产能的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线,达到生产条件。目前,企业建立起8条生产线,可以研发、生产石墨烯导电浆料、碳纳米管等15款石墨烯系列产品,产能达到10000吨,累计形成了近3个亿的销售额。”方振辉告诉记者,这也是企业能够快速成长并不断投入建设的主要原因。
将有可能阻碍项目建设的问题解决在萌芽中。据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于宏介绍,新区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原则,由区领导包保拟开复工的重点产业项目,全面践行投资考察服务到位、注册登记代办到位、后期落户跟踪到位“三个到位”服务,对于项目的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等环节,组织责任部门和要素保障部门定期研判,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多投资。
加速 招商铁军打头阵
从京津冀到长三角,近段时间,新区招商集团总经理冯海波的脚步未有片刻停歇。这几天,他更是一头扎入深圳,马不停蹄地谈项目。3天内,连续谈了五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新区大项目的不断上马,离不开强有力的招商引资作保障。在今年2月28日举行的哈尔滨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视频集中签约仪式上,新区有24个产业项目实现在线签约,协议引资额 332 亿元。项目投资涵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总部经济等领域。
“今年我们预计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0余个,其中产业项目86个,这将为新区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增添新动能。”于宏说。
据悉,近年来,新区不断从体制机制破题,成立专业招商团队,锻造招商铁军。今年年初以来,新区招商集团、国际招商公司、江南园区公司、利民园区公司充分发挥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聚焦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文旅经济,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一代材料技术、工业大麻、石墨产业为主攻方向,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精准发力。同时,进一步优化招商程序,制定了《招商项目洽谈及协议签批工作流程》《建设项目土地出让推进工作责任分工》;完善投资服务制度,制定了《重大产业项目服务推进措施》。如今,新区正在构建“谋、选、招、落、服”一体化招商和投资服务体系,形成“支持力度大、服务精度高、多层次覆盖”的大项目建设生态。